这是一张标注全球无人区(红色区域)的地图。根据联合国数据金御网,2024年全球人口已达81.42亿,近五年年均增长率约0.8%,相当于年增人口约2.3亿(原文此处单位错误)。非洲是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,占比超过60%,而欧洲多国已陷入人口负增长。基于当前趋势,联合国预测2100年全球人口或达104亿,印度人口则可能在2048年达到16.7亿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金御网
全球陆地总面积约1.49亿平方公里,占地球表面积的29.2%。其中,亚洲面积最大(约4400万平方公里),大洋洲最小(约867万平方公里)。若将全球人口平均分配至陆地,人口密度约为54人/平方公里。然而现实中,人口分布极不均衡:大量人口高度聚集,而广袤区域却人迹罕至。这种分布直观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人类居住和农业发展的适宜性差异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以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全球主要无人区:
1、南极洲大陆(约1400万平方公里):
位于地球最南端,几乎全境被冰盖覆盖。气候极端严寒,记录最低温达-89.2℃,最大风速超过90米/秒(远超17级超强台风上限的61.2米/秒)。无常住人口及主权国家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、北美洲北部地区(格陵兰岛、加拿大北部及美国阿拉斯加,总面积约1386.85万平方公里):
人口密度极低(格陵兰岛约0.03人/平方公里,阿拉斯加约0.4人/平方公里,加拿大整体约4.2人/平方公里)。严酷的严寒气候和贫瘠土地是主要限制因素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格陵兰岛特例:作为世界最大岛(216.6万平方公里),其冰盖覆盖率达85%,仅次于南极,常受冰山崩塌和海冰裂缝威胁。人口仅5.69万。其面积略大于中国新疆(166.49万平方公里)与甘肃(42.58万平方公里)之和(约209.07万平方公里),但人口密度仅0.03人/平方公里,相当于中国一个村庄的水平。
3、非洲撒哈拉沙漠(约932万平方公里):
世界最大沙漠。极度干旱缺水,生存环境极其恶劣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4、南美洲亚马孙雨林(约700万平方公里):
面积与澳大利亚相当。终年高温高湿(相对湿度常达80%-90%),茂密雨林中多有毒生物。湿热环境阻碍人体散热,易滋生疟疾等疾病,且常发洪水,地形复杂,极不宜居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5、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(约200万平方公里):
以酷寒著称(最低温低于-50℃),人口密度仅约1.5-3.75人/平方公里。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于欧洲平原,东部广袤区域人烟稀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6、澳大利亚内陆(总面积769.2万平方公里):
总人口约2600万,密度约3.4人/平方公里。干旱缺水、土壤贫瘠及地理隔离导致内陆大部分区域人迹罕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7、亚洲内陆高原及荒漠(包括中国青藏高原、蒙古戈壁沙漠等):
青藏高原:世界最高高原(平均海拔超4000米)。高寒缺氧、冻土广布、多山地冰川荒漠,人口密度约4.9人/平方公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蒙古:世界面积第19大国(156.65万平方公里),人口仅300余万,密度仅约2人/平方公里,约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的人口规模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总结: 全球人口高度集中于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的有限区域金御网,而面积广大的无人区普遍存在极端环境特征——如极端低温、极度干旱、过度湿热或高海拔缺氧等,使其难以支撑人类大规模定居和农业生产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