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对印度加征50%关税的行政令如同一记重锤稳益配,瞬间击碎了莫迪政府“西方特殊伙伴”的幻想。很快,印度媒体就报道说,莫迪将于8月31日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。这场时隔七年的访问,表面是多边外交活动,实际上是印度在美印关系崩裂之际的紧急战略调整。当美国关税大棒砸碎印度“西方特殊伙伴”的幻想,莫迪不得不向东转身寻求破局之策。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印度构成系统性打击:50%的税率覆盖印度87%对美出口商品,纺织、珠宝、制药三大支柱产业首当其冲,预计年损失超330亿美元。更令印度愤懑的是美国的双重标准:欧盟去年与俄罗斯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却未受制裁,而印度因购买俄油遭重罚;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仅10%,远低于印度。这种“盟友不平等”彻底激怒了莫迪政府。
莫迪此次访华的核心任务,就是推动中企参与“印度电子制造计划”稳益配,以缓解美国技术断供危机。莫迪将访问严格限定在8月31日至9月1日的天津峰会框架内,既不入京举行元首国事访问,更避开9月3日抗战胜利阅兵式。这种“半程外交”暗藏三重算计。
印度国民志愿团(RSS)等民族主义组织二战期间曾与日本合作,如果莫迪出席中国抗战纪念活动,可能触发国内政治风暴;巴基斯坦领导人大概率出席阅兵,印巴领导人同台将激化印度国内宗教矛盾,动摇人民党执政根基;印度外秘唐勇胜透露,莫迪计划访华前先赴日本会见首相石破茂,打算借“四方安全对话”平台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,所以会避免参加中国的胜利日阅兵。
这种左右横跳暴露了印度的战略投机性。就在宣布访华前一周,印度军舰还与菲律宾在南海搞联合巡航稳益配,剑指中国海洋权益。中方对此心知肚明,将莫迪行程框定在天津多边场合,既给足面子又守住底线。
印度对华政策存在深刻矛盾,一方面期待经济解困,另一方面持续272项对华商品进口限制,并以“国家安全”阻挠中企参与基建项目。莫迪的真实诉求是通过上合平台实现“低风险合作”,联合中俄建立非美元结算的石油交易体系,规避美国金融制裁;通过高层互动稳定实控线,避免重演加勒万冲突冲击战略转向;以2026年金砖轮值主席国身份换取中国支持,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。
然而中方一直保持这清醒认知,对印合作聚焦低敏感领域,包括农产品关税下调15%、旅游签证恢复、直航航班增加,但对军工技术、稀土加工等核心领域严防死守。这种“开放但设防”的策略,显示出了对印度战略摇摆的警惕。
莫迪的天津之行终究是危机倒逼的战术避险,而不是战略转向。而且莫迪手里的筹码早已所剩无几。制造业占GDP比重停滞在15%,远低于中国28%的水平;“5·7”印巴空战暴露军事短板;国际信用因反复横跳持续透支。
当莫迪的专机掠过东亚上空,投射在地面的不仅是外交平衡术的剪影稳益配,更是新兴国家在霸权主义丛林中的生存教训。真正的战略自主,从不在于左右逢源的技巧,而在于敢对霸权说“不”的脊梁,以及构建独立发展道路的远见。失去了自主能力的印度,早就错过了龙象共舞的时间窗口,印度已经很难摆脱棋子的命运,想要成为棋手,希望非常渺茫。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